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
于2009年12月由教育部批准建设
附件:
2008-2009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立项计划
序号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名称
|
依托单位
|
备注
|
1
|
灵长类及大动物临床前研究
|
北京大学
|
|
2
|
高分子材料加工装备
|
北京化工大学
|
3
|
钢铁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技术
|
北京科技大学
|
4
|
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
|
北京师范大学
|
5
|
核电技术
|
清华大学
|
6
|
先进照明技术
|
复旦大学
|
7
|
微纳制造与测量技术
|
天津大学
|
8
|
有色金属冶金过程技术
|
东北大学
|
9
|
低碳型建筑环境设备与系统节能
|
东南大学
|
10
|
工业装备监测与控制
|
大连理工大学
|
11
|
高性能铜合金材料及成形加工
|
合肥工业大学
|
12
|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
|
河海大学
|
13
|
视觉控制技术与应用
|
湖南大学
|
14
|
绿色高效过程装备与节能
|
华东理工大学
|
15
|
能源动力装置节能减排
|
华中科技大学
|
16
|
动物生物药物
|
华中农业大学
|
17
|
近距离无线通信与网络
|
华南理工大学
|
18
|
经编技术
|
江南大学
|
19
|
地热资源开发技术与装备
|
吉林大学
|
20
|
交通铺面材料
|
长安大学
|
21
|
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
|
南京农业大学
|
22
|
电力电子节能技术与装备
|
山东大学
|
23
|
新型微波探测技术
|
电子科技大学
|
24
|
重大工程施工技术与装备
|
同济大学
|
25
|
时空数据器智能获取技术与应用
|
武汉大学
|
|
26
|
南方山地农业
|
西南大学
|
27
|
分子诊断
|
厦门大学
|
28
|
高压过程装备与安全
|
浙江大学
|
29
|
海洋信息技术
|
中国海洋大学
|
|
30
|
植物生长调节剂
|
中国农业大学
|
31
|
数字家庭
|
中山大学
|
32
|
多相分离技术与装备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33
|
大型整体金属构件激光直接制造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34
|
火安全材料与技术
|
北京理工大学
|
35
|
船舶动力技术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36
|
飞行器自主控制技术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37
|
特种作业装备
|
南京理工大学
|
38
|
热带亚热带水生态工程
|
暨南大学
|
39
|
环境友好功能材料
|
华侨大学
|
40
|
电力与交通安全监控及节能技术
|
长沙理工大学
|
与交通运输部、湖南省共建
|
41
|
冷冻冷藏技术
|
天津商业大学
|
与商务部、天津市共建
|
42
|
智能康复装置与检测技术
|
河北工业大学
|
211高校省部共建
|
43
|
电化学储能材料与技术
|
华南师范大学
|
44
|
血液和血管疾病诊疗药物技术
|
苏州大学
|
45
|
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
|
内蒙古大学
|
46
|
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
|
3200威尼斯vip
|
47
|
西北马铃薯
|
青海大学
|
48
|
陕北能源先进化工利用技术
|
西北大学
|
49
|
新疆特色果蔬贮藏加工
|
石河子大学
|
50
|
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并网控制
|
新疆大学
|
51
|
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省部共建
|
52
|
内源式预防药物
|
首都医科大学
|
53
|
航运仿真技术
|
上海海事大学
|
54
|
光学仪器与系统
|
上海理工大学
|
55
|
大功率半导体照明应用系统
|
天津工业大学
|
56
|
吹填造陆与滨海软土工程技术
|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
57
|
活性物质生物技术
|
重庆师范大学
|
58
|
山区道路建设与维护技术
|
重庆交通大学
|
59
|
寒旱地区水资源综合利用
|
兰州交通大学
|
60
|
应对核化生恐怖医学防护
|
南方医科大学
|
省部共建
|
61
|
南方园艺产品保鲜
|
华南农业大学
|
62
|
重型车辆零部件先进设计制造
|
广西工学院
|
63
|
民族药与中药开发应用
|
贵阳医学院
|
64
|
节能减阻添加剂
|
河南大学
|
65
|
粮食副产物加工与利用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66
|
金属耐磨材料及表面技术
|
佳木斯大学
|
67
|
长江中游湿地农业
|
长江大学
|
68
|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
|
三峡大学
|
69
|
磷资源开发利用
|
武汉工程大学
|
70
|
先进矿山装备
|
湖南科技大学
|
71
|
饲料安全与高效利用
|
湖南农业大学
|
72
|
油页岩综合利用
|
东北电力大学
|
73
|
宽带无线通信及显示技术
|
南京邮电大学
|
74
|
中药炮制规范化及标准化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75
|
核技术应用
|
东华理工大学
|
76
|
绿色陶瓷
|
景德镇陶瓷学院
|
|
77
|
海洋食品
|
大连工业大学
|
78
|
海洋环境混凝土技术
|
青岛理工大学
|
79
|
建筑能效控制与评估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
80
|
生物膜法水质净化及利用技术
|
安徽工业大学
|
81
|
微纳惯性传感与集成测量
|
中北大学
|
82
|
晶体生长设备与控制技术
|
西安理工大学
|
83
|
西部低渗—特低渗油藏开发与治理
|
西安石油大学
|
84
|
生物质材料
|
西南科技大学
|
85
|
蜂产品加工与应用
|
福建农林大学
|
86
|
鳗鲡现代产业技术
|
集美大学
|
87
|
冶金节能减排
|
昆明理工大学
|
88
|
西部资源环境地理信息技术
|
云南师范大学
|
89
|
过程装备及其再制造
|
浙江工业大学
|
90
|
计量测试技术与仪器
|
中国计量学院
|
91
|
生态染整技术
|
浙江理工大学
|
技术领域:现代农业
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依 托 高 校:3200威尼斯vip
中心负责人:田军仓
电 话:0951-2062218
联 系 人:刘成敏
电 话:0951-2061337
传 真:0951-2061862
电子邮件地址:fanxg@nxu.edu.cn
中心详细地址:宁夏银川市贺兰山西路539号3200威尼斯vipC区
邮 政 编 码:750021
二〇〇九年九
目 录
一、项目摘要.................................................................................................................................... 3
1.项目名称、依托单位---------------------------------------------------------------------------------------- 3
2.项目的必要性------------------------------------------------------------------------------------------------ 3
3.项目建设的目标、地点、内容、规模与方案------------------------------------------------------------ 4
4.项目总投资、投资构成与资金筹措----------------------------------------------------------------------- 5
二、项目背景、必要性...................................................................................................................... 5
1.国内外本领域技术状况及发展趋势,项目的目标市场及关联度------------------------------------- 5
2.国内本领域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8
三、工程中心组建方案...................................................................................................................... 8
1. 建设条件---------------------------------------------------------------------------------------------------- 8
2.与依托学科间的关联度和对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 12
3.学术带头人、技术开发、系统集成与工程化队伍情况----------------------------------------------- 13
4.工程中心运行机制,机构设置与职能------------------------------------------------------------------- 14
四、主要目标、任务及技术发展分析----------------------------------------------------------------------- 15
1.工程中心的研究开发方向--------------------------------------------------------------------------------- 15
2.工程中心的主要任务-------------------------------------------------------------------------------------- 16
3.工程中心的近中期目标----------------------------------------------------------------------------------- 17
4.工程中心拟解决的关键工程技术问题和当前拟实施的工程化项目,在本领域所处的地位与发展潜力 18
五、建设方案.................................................................................................................................. 19
1.项目建设地点、内容、规模与方案--------------------------------------------------------------------- 19
2.技术设备、工程方案及其合理性------------------------------------------------------------------------ 20
3.建设周期与进度-------------------------------------------------------------------------------------------- 20
4.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方案--------------------------------------------------------------------------------- 21
六、项目总投资、投资构成与资金筹措............................................................................................ 22
1. 项目投资与投资构成-------------------------------------------------------------------------------------- 22
2. 资金筹措---------------------------------------------------------------------------------------------------- 22
七、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价、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等.......................................................................... 22
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和保护措施--------------------------------------------------------------------------- 22
2.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执行标准--------------------------------------------------------------------------- 22
八、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23
1、经济效益分析----------------------------------------------------------------------------------------------- 23
2、社会效益分析----------------------------------------------------------------------------------------------- 23
3、对行业进步的带动作用----------------------------------------------------------------------------------- 24
九、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24
十、依托单位意见........................................................................................................................... 25
十一、部门(地方)意见................................................................................................................. 26
十二、立项审批部门意见................................................................................................................. 27
十三、有关附件............................................................................................................................... 28
1、有关合作协议...................................................................................................................... 28
2、资金投入证明文件............................................................................................................... 30
3、学校有关决议...................................................................................................................... 41
4、相关成果证明文件............................................................................................................... 45
5、其他.................................................................................................................................... 65
附表1 承担科研项目一览表------------------------------------------------------------------------------- 68
附表2 科研获奖一览表------------------------------------------------------------------------------------ 71
附表3 专利一览表------------------------------------------------------------------------------------------ 72
附表4 研究中心人员组成一览表------------------------------------------------------------------------- 74
附表5 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 77
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摘要
(2000字以内)
1.项目名称、依托单位
1.1项目名称: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1.2依托单位:3200威尼斯vip
共建单位:宁夏青龙管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龙公司”)
宁夏金地来节水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地来公司”)
2.项目的必要性
略
3.项目建设的目标、地点、内容、规模与方案
3.1
建设目标
立足宁夏,面向西北,建成集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引进消化和培训推广为一体的、具有干旱地区鲜明特色和优势的、能代表西北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领域发展水平的工程研究中心,建成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创新开发与系统集成队伍,形成不断创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旱区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保障。
3.2
建设地点
宁夏银川市西夏区3200威尼斯vipC区;宁夏青铜峡市大坝镇青龙公司;宁夏银川市金凤工业园区金地来公司。
3.3
建设内容、规模和方案
3.3.1
“中心”研发与成果转化用房及配套设施建设
在“宁夏节水灌溉与水资源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现有实验用房3020 平方米的基础上,两年内调剂新增500平方米的研发与成果转化用房;宁夏青龙公司为本工程中心提供800平方米的成果转化用房及配套设施,宁夏金地来公司为本工程中心提供1600平方米的成果转化用房及配套设施。
3.3.2
仪器设备购买、安装与调试
在现有仪器设备的基础上,两年内分两批次购买693万元仪器设备,并在3200威尼斯vip安装调试,供研究和对外提供技术服务使用。
3.3.3
示范与推广基地建设
在3200威尼斯vip建设10亩节水灌溉设备示范基地,展示节水灌溉示范效果;在本中心技术人员主持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干旱地区压砂地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7BAQ0005500)”基地内,建设2000亩节水灌溉技术示范区,推广10000亩。
3.3.4
节水灌溉中试车间建设、设备安装与调试
在3200威尼斯vip北校区建设500平方米的软体水囊水肥一体机、含氟水净化处理器等节水灌溉设备中试车间,在宁夏青龙公司建设800平方米的节水灌溉管道中试车间,在宁夏金地来公司建设1600平方米的全塑水肥一体机中试车间。目前青龙公司和金地来公司中试生产设备已全部安装并完成调试工作,已正式投入中试生产。
4.项目总投资、投资构成与资金筹措
略
二、项目背景、必要性
(3000字)
1.国内外本领域技术状况及发展趋势,项目的目标市场及关联度
略
2.国内本领域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略
三、工程中心组建方案
(6000字以内)
1.建设条件
1.1
依托单位在本领域科研开发基础和特色、技术水平与优势
1.1.1
3200威尼斯vip在本领域的开发基础
3200威尼斯vip是国家批准的“211”高校。在校教职工2800人,其中50%为专任教师。全日制在校生19800余人。学校设有16个学院, 65个本科专业和29个专科专业;有3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 12个自治区重点学科;有各类科研机构42个,各学科领域实验室90余个。经过两轮合校后,学科齐全,人才集中,技术力量较为雄厚,科研成果丰富,已经成为宁夏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主要力量。
为了充分发挥3200威尼斯vip学科、设备和人才优势,考虑到节水灌溉在宁夏的重要地位,3200威尼斯vip较早地将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水资源调控、结构工程新材料列为“水利水电工程”博士点和硕士点、自治区重点学科、“节水灌溉与水资源调控”“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的重要学科方向进行培育,在组建成立 “3200威尼斯vip节水灌溉与水资源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申报成功“宁夏节水灌溉与水资源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本中心具有节水灌溉、农艺、企业管理及市场营销等学术水平高、工程化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带头人和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人才;并与区内外近30个科研院所、企业以及技术推广部门有着十分密切的合作和协作关系;具有培养、集聚高层次工程研究技术人才的能力和技术培训条件,基本具备了节水灌溉研发的实验条件、基础设施和设备条件。
1.1.2
3200威尼斯vip在本领域的特色
通过多年的建设,形成了三个具有较强研究基础和学术特色鲜明的研发方向。
(1)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新技术与设备研发
本方向把宁夏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田间节水技术、节水装置、农艺节水、生物节水和管理节水有机结合起来,为节水农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5个具有学科特色的子方向:1)精准灌溉技术研究;2)微灌用高含沙水净化技术研究;3)水资源高效利用设备研发;4)作物水肥耦合优化利用研究。5)作物抗旱抗盐机理及品种筛选研究。
(2)旱区水资源和水环境高效调控理论与技术研究
本方向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形成了宁夏旱区水环境与水土资源调控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为节水灌溉提供理论依据。其主要内容包括3个具有地域优势和特色的子方向:
1)旱区水土资源调控研究;2)旱区水环境及水资源承载力研究;3)土壤水盐运移模型与盐碱化防治研究。
(3)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新材料研发
本方向在宁夏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新材料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和学科优势:1)复合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2)特殊土复合地基理论及新材料研究。
1.1.3
3200威尼斯vip在本领域的技术水平与优势
以上三个方向经过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每个方向均取得了一定的技术优势与特色。
尤其是在宁夏水资源高效利用方面获得一项
标志性成果,获奖成果为“宁夏干旱地区节水灌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由我校田军仓教授主持,3200威尼斯vip等单位完成,已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五年来,本中心人员的研究成果除了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还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宁夏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1项,宁夏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和三等奖12项,专利12项,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16篇论文被收录在SCI、EI和ISTP中。成果应用后,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亿多元。
总上所述,我校的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工作总体处于国内先进水平,部分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本学科所开展的各项研究工作不仅立足于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发展的前沿,而且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紧密结合,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1.2
创新能力和工程化业绩
本中心孙兆军教授主持的“旱作高效节水补灌系列设备及技术示范”项目,获得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资助,工程化业绩突出。该项目建成了年产多功能车载全塑化节水补灌设备1万台的“宁夏光彩科技节水补灌工程有限公司”,开发出了4个系列共8个产品。本中心阎新房创办了宁夏科之源节水与水处理有限公司,开发出了水处理净化设备和节水补灌软体胶囊等节水灌溉产品和水资源服务项目。这些科技成果均具有较高的
创新能力和一定的工程化业绩。
1.3
具有市场前景的科研成果储备
(1)科研成果
①宁夏引黄灌区水稻节水灌溉优化配水技术研究
本成果为水稻节水灌溉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提供技术依据和手段。在盐碱地水肥耦合模型最优组合方案的建立、盐碱地水稻最佳节水灌溉技术的优选、盐碱地水稻最佳灌溉制度的确定、水稻耐旱品种方面具有技术集成创新。成果在利通区、青铜峡市示范应用,新增产值1748万元,各年增收节支总额1978.6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该成果获2004年度宁夏科技进步一等奖。
②温室蔬菜滴灌技术研究与示范
本成果提出了设施蔬菜节水高效滴灌技术规程,在不同区域建立了大面积的示范区,为我区温室蔬菜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示范样板;在温室蔬菜水肥耦合模型的建立、自动恒压集中连片滴灌系统的设计、三种不同灌溉方式下的蔬菜-水模型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原始创新性。九年累计推广温室蔬菜滴灌面积7.12万亩,产值为71200万元,其中温室滴灌新增产值为21360万元。该成果获2004年度宁夏科技进步二等奖。
③微灌用高含沙水净化技术研究
提出了微灌用高含沙水净化技术新原理----非全流过滤方法及其主要特征,获得发明专利,设计试制的非全流过滤(排渗过滤)装置11种类型,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进行了三年水工模型试验研究和实际工程示范研究,得到了不同装置的应用效果。其成果具有新颖性、独创性。成果应用条件简便,实用性强,已被宁夏扶贫扬黄红寺堡灌区节灌站采用;应用潜力广阔,具有推广价值。该成果获2002年度宁夏科技进步二等奖。
④
长沙河流域洪水资源开发利用途径及关键技术研究
利用经洪水分选作用形成的砂砾混合料筑坝,解决筑坝材料缺乏的同时,利用其渗透特性达到了洪水转化的目的;建立了该地区地表径流预报模型;对流域地下水开采量进行论证,并用年降水量或灌溉面积的百分数表示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为水文地质资料缺乏区水资源估算提供了方法。该成果获2005年度宁夏科技进步三等奖。
⑤
混凝土抗裂性能研究
针对旱区冬季混凝土工程的严重开裂问题,提出了采用调整水泥的矿物成分降低水泥的脆性系数,在混凝土中掺入橡胶粉和适量掺合料以及在脱模后的混凝土表面涂养护剂以减少水分散失等手段,来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确定出最佳配合比。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防裂和限制裂缝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依据。本成果的论文“粉煤灰橡胶粉改善混凝土的裂缝性能研究”获2007年度宁夏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2)专利
本中心技术人员代表性的专利20项,大部分已开发获得效益。见附表3。
1.4
3200威尼斯vip所能提供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条件
“宁夏节水灌溉与水资源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有实验用房3020平米,仪器设备总值800多万元。
1.5
共建单位的合作基础与吸引力
3200威尼斯vip与宁夏青龙公司和宁夏金地来公司在节水灌溉工程材料、节水灌溉新技术、新设备方面有一定的合作基础,两公司都有中试车间,可以为3200威尼斯vip提供中试场所,3200威尼斯vip可以为两公司提供技术支撑。
1.5.1
共建单位--宁夏青龙公司的合作基础与吸引力
该公司始建于1975年,1998年改制为股份制公司。公司现有总资产5亿多元,员工2000余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0余人。主要产品为各类材质的给排水管材管道等,同时提供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及安装服务。产品被广泛用于水利、电力、城市供排水等多个领域。产品主要销往宁夏、甘肃、陕西等9省(市)、自治区。已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全、质量最优、服务最佳的专业管道公司。综合实力居全国同行业前三名。
三十年来,公司为陕甘宁盐环定扬水、宁夏固海扬水、宁夏扶贫扬黄灌溉等22个国家级、省(市)区级重点工程和其他工程提供了优质产品和服务。
1.5.2
共建单位--宁夏金地来节水设备有限公司的合作基础与吸引力
该公司于2004年10月在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同心南街的宁夏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西部光彩产业基地建立,后转入3200威尼斯vip金凤科技园,总投资1000万元,建筑面积12000m
2。目前公司以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各式补灌设备等为主要业务。目前,建立了一条年产1万台(套)节水设备的生产线,取得了生产成功,年产量已达到3000套,产值已超过580万元,具备了年产1万台(套)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工程化基础。
2.与依托学科间的关联度和对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
(985、211高校请介绍清楚同985、211工程的关联度)
2.1
与学科关联程度
3200威尼斯vip于2008年获教育部批准正式进入“211”工程建设行列,本中心主要依托3200威尼斯vip节水灌溉与水资源调控“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宁夏节水灌溉与水资源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利水电工程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学科,水利水电工程博士点,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学与水资源、农业水土工程、结构工程4个硕士点以及人才,所以本中心与“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关联程度非常密切。
2.2
对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
本中心提供技术平台,可以解决干旱地区节水农业重大需求,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促进学科发展;建立起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对3200威尼斯vip节水灌溉与水资源调控“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水利水电工程自治区重点学科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为旱区农民脱贫致富、农业增效、生态安全以及水资源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3.学术带头人、技术开发、系统集成与工程化队伍情况
(学术带头人请控制在4人以内)
3.1
学术带头人
田军仓,男,1958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3200威尼斯vip副校级调研员兼3200威尼斯vip院长,宁夏节水灌溉与水资源调控工程技术中心主任,3200威尼斯vip节水灌溉与水资源调控科技团队负责人,3200威尼斯vip“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博士点学科带头人,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教学名师奖和宁夏高等学校首届教学名师奖获得者。长期从事节水灌溉、水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18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宁夏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1项,实现3200威尼斯vip50年以来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获得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实现自该奖设立十三年以来宁夏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获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和三等奖3项,获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和参编教材3部,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9项。获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农田水利与小水电》一等奖1项,宁夏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4项。自治区精品课程“农田水利学”负责人。
孟云芳,女,1952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3200威尼斯vip“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博士点、宁夏节水灌溉与水资源调控工程技术中心学术带头人,享受自治区人民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水利工程建筑新材料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九五”科技攻关、省部和国际合作项目等课题10多项,获宁夏回族自治区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鉴定课题3项,验收课题2项。已获国家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和译文20多篇,获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1项。出版专著2部,参编教材一部。
张维江,男,1963年5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3200威尼斯vip “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博士点、宁夏节水灌溉与水资源调控工程技术中心学术带头人,自治区精品课程“水力学”负责人,宁夏瑞沃水资源有限公司负责人。主要从事干旱地区水资源、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科技攻关、省级和厅局级课题10多项,获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获国家专利2项,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专著1部,副主编教材1部。
孙兆军,男,1963年10月出生,教授, 硕士生导师。3200威尼斯vip “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宁夏节水灌溉与水资源调控工程技术中心学术带头人,3200威尼斯vip新技术研究所所长,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干旱地区节水补灌设备、盐碱地治理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省和厅局级课题10多项,获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3名)、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获专利9项。
3.2
技术开发、系统集成、工程化队伍情况
中心主要人员85人,其中技术开发队伍60人,系统集成和工程化队伍人员25人。队伍的职称、学位、年龄结构合理,使本中心的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有人才条件保障。见附表4。
4.工程中心运行机制,机构设置与职能
4.1
中心运行机制
本中心依托于3200威尼斯vip,办公室设在C区工科实验A楼一层。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充分发挥中心技术委员会的作用,采用“联合、开放、流动、竞争”和产学研的运行机制。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进行实施,并在执行过程中进行监督检查。采用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用人机制,核定一定数量的固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编制,积极吸纳客座海内外高层次研究人员。制定团队项目申报制度,项目运行制度,论文发表制度,论文和成果奖励激励制度,充分调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专长,提高研发人员的创新水平和创新能力。“中心“是以技术输出型为主的事业性管理、企业化运作的研究开发机构。随着资金投入的增多逐步向科技开发实体过渡。
4.2
机构设置与职能
(1)工程技术委员会
邀请国内水资源高效利用领域的知名专家组成工程技术委员会,对中心的研究方向、各项研发工作中的重大技术问题进行指导。
工程技术委员会是“中心”的咨询机构,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2名。其主任委员
主要职责是:① 对“中心”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提出咨询意见;② 对研究开发项目的可行性报告提出咨询意见;③ 开展工程技术咨询服务。
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专家15人,成员一览表见表5。
(2)中心负责人和部门设置
“中心”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拟由3200威尼斯vip田军仓教授任中心主任,李王成博士等任中心副主任。主任的
主要职责是:
①负责工程中心的全面工作,召集技术委员会会议,领导中心各部门工作;
② 负责组织制定“中心”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财务决算及项目实施进展计划,报技术委员会批准后组织实施;
③ 制定并执行“中心”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考评体系,负责“中心”日常考核与预评估,定期向技术委员会提交工作报告;
④ 主持召开“中心”主任办公会,讨论研究重大问题;
⑤ 配合教育部做好工程中心的验收与评估工作。
⑥ 聘任或解聘部门负责人及职员,协调部门间的工作关系。
“中心”下设办公室、研究开发部、咨询信息部、试验示范基地。办公室、研究开发部、信息咨询部、试验示范基地负责人由中心主任任命。
“中心”办公室的主要职责:负责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的制定、年度总结和工程技术中心档案管理,内部及外部协调及日常工作。
“中心”研究开发部主要职责:负责科研项目、开发计划项目的制定
和项目的组织落实、总结报告等项工作。
“中心”咨询信息部的主要职责:负责信息咨询、技术指导,市场信息反馈,技术培训以及推广成熟技术,服务社会等项工作;
“中心”试验示范基地的主要职责:负责节水工程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试验与示范建设。
四、主要目标、任务及技术发展分析
(4000字以内)
1.工程中心的研究开发方向
1.1
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新技术与设备研发
围绕西北旱区压砂地持续利用、设施园艺、沙漠温室、枸杞产业中的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问题,建立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农艺技术、管理技术和设备研发平台,为西北旱区现代农业和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水资源技术支持。
1.2
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评价与调控技术研发
围绕西北旱区盐碱地治理、荒漠区、水土流失区、生态脆弱区等现代农业中的生态用水和水安全问题,建立水资源评价、调控和优化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平台,为宁夏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
1.3
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新材料研发
围绕西北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输水中的特殊土地基和冻账问题,建立节水灌溉管道工程新材料和渠道工程防渗抗冻新材料研发平台,为西北旱区现代农业和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水资源技术支持。
2.工程中心的主要任务
(1)工程化技术研发与转化。根据宁夏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针对节水灌溉和水资源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强化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熟化研究,以技术集成创新为核心,不断推出节水灌溉和水资源调控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计,提供工程化技术成果,加强技术扩散和辐射,推动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科技进步和产业的发展。
(2)技术标准和规范制定。研究提出旱区压砂地持续利用、特色农业节水灌溉集成技术标准和规范。
(3)引进国外技术示范。利用工程化研究开发和设计优势,积极开展国外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成为节水灌溉企业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依托。
(4)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为节水灌溉企事业单位培养、聚集、输送高层次、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并结合地区特点,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方面全方位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5)实行开放服务。接受国家、行业和自治区有关部门以及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单位委托的节水灌溉和水资源调控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和试验任务,并为其成果推广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具体任务是:
在西北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新技术与设备研发方面:重点开展宁夏节水灌溉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品种研发与转化。具体开展激光平地、水平畦灌和膜上灌等精准灌溉技术研发,小型激光平地机、水平畦灌多孔放水口和防止膜上灌作物早衰的缓释肥料研发;防止微灌堵塞的首部高含沙水净化装置及田间装置研发;水肥一体补灌机、老砂地砂土分离机、风力扬水机、生态有机肥等压砂地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发;高效利用地下水和土壤水的灌溉模式研发;作物抗旱抗盐新品种筛选等节水灌溉农艺与生物技术研发;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和经济果树为对象的节水集成技术体系和模式研发与示范;高含沙水和高氟水处理技术,宁夏回族自治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初始水权、水权转化、水价、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研究。
在西北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评价与调控技术研发方面:重点开展宁夏干旱地区水资源评价、水资源联合调控、中水利用技术与装置、水土流失、盐碱地综合治理研发与转化。包括黄土区和沙区的水资源评价、洪水资源化与水分高效利用技术;引黄灌区水资源优化调配、井渠结合灌溉技术;城市污水以及中水循环利用系统;脱硫废弃物改良盐碱地技术体系和模式;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综合信息数据平台建立;我区不同区域农业用水量、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与粮食产量的动态关系建立;我区不同区域农业节水潜力、农业需水量及农业供水量预测技术;我区现代节水农业宏观战略研究。
在西北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新材料研发方面
:重点开展节水灌溉工程管道新材料和渠道防渗抗冻新材料研发和转化。具体开展大口径钢筋混凝土扬水灌区输水管道研发;超吸水聚合物、复合生态纤维的高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在节水管道和渠道防渗上的应用研发;煤矸石及纳米级粉煤灰等废弃物在渠道防渗上的利用研发;金属基陶瓷复合材料在节水管道上的应用研发;高扬程泵站节水技术改造研究和防止气蚀的耐磨涂料研发;太阳能水泵与风能水泵研发与应用。
在宁夏节水灌溉咨询评价、人才培训与交流、信息系统研发方面:承接地方和企业委托的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项目,开展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咨询服务。承接节水灌溉工程规划、设计、施工指导和监理、节水灌溉设备检测以及水资源评价等服务工作。建设高标准的节水灌溉新技术、新设备试验示范基地,培养节水灌溉高级人才及工程技术人员;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消化国内外节水灌溉新技术和新设备,实施再创新。开发宁夏节水灌溉网站,及时交流国内外信息。开发扬黄灌区一体化实时灌溉调配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软件。
3.工程中心的近中期目标
3.1
近期目标
力争用2年左右的时间,立足宁夏,面向西北,瞄准制约农业、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节水问题,以3200威尼斯vip“211”工程建设学科--节水灌溉与水资源调控学科群以及水利水电工程博士点为纽带,联合校内水利、材料、农业、机械、电气、信息等优势学科和校外节水灌溉方面的材料、农业机械、设备开发等企业,以学科交叉、渗透融合为突破口,以水—土—植物有机结合、工程措施和农业生物措施相统一为特色,以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技术开发和设备产业化为核心,两个国家支撑计划项目为抓手,形成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的研究开发基地,新产品的中试和开发基地,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新型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的培育基地,工程技术示范与培训基地,国际合作与交流基地,
建成集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引进消化和培训推广为一体的、具有干旱地区鲜明特色和优势的、能基本代表西北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领域发展水平的工程研究中心。争取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5项,在本领域重要刊物上发表有影响的学术论文15篇以上。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压砂地持续利用、设施园艺、宁东能源基地、宁西北干渠、宁南水资源高效利用成果转化和产品开发方面,争取开发精准灌溉方面的产品2-3个,在全区推广。
3.2
中期目标
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
建成集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引进消化和培训推广为一体的、具有干旱地区鲜明特色和优势的、能基本代表西北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领域发展水平的工程研究中心,建成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创新开发与系统集成队伍,形成不断创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力争在国家重大农业水工程建设项目科学问题的研究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使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整体能力明显增强;实现若干项解决旱区农业水问题的技术突破,特别是在农业和生态节水技术与设备、农业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治理等方面,力争有6种左右新研发的技术或设备得到规模化应用,产生较大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在同行业产生重要影响;使研究的农业水政策和解决农业水问题的战略得到国家和地方水行政管理部门的采用。形成不断创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节水灌溉及相关行业的科技进步,促进节水高效农业与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宁夏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保障。争取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8项,在本领域重要刊物上发表有影响的学术论文20篇以上。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压砂地持续利用、设施园艺、盐碱综合防治等水资源高效利用成果转化和产品开发方面,争取开发节水灌溉方面的产品3-5个,在全自治区推广。
4.工程中心拟解决的关键工程技术问题和当前拟实施的工程化项目,在本领域所处的地位与发展潜力
4.1
工程中心拟解决的关键工程技术问题
力争完成压砂地持续利用和设施园艺两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解决宁夏干旱地区特色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节水灌溉、盐碱地综合治理、宁南山区区域尺度上坝系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干旱寒冷盐碱地区节水工程材料耐久性量化设计等区域重大需求的关键工程技术,并产生重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4.2
当前拟实施的工程化项目
当前拟实施的工程化项目为压砂地持续利用和设施园艺两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4.3
在本领域所处的地位与发展潜力
通过建设,使学科方向更加集中和稳定,学科结构更加优化,特色更加鲜明,效益更加显著,发展空间更大。项目完成后,在干旱地区压砂地持续利用、盐碱地综合治理、设施农业、旱区寒区盐碱地带水工建筑材料的耐久性设计方面的成果达到一个更高的档次和水平,这些具有地域和区域特色的研究成果有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力争将本学科建成国家重点学科,打造一支国家级创新团队,获得国家级奖励。
五、建设方案
(5000字以内)
1.项目建设地点、内容、规模与方案
1.1
项目建设地点
宁夏银川市西夏区3200威尼斯vipC区;宁夏青铜峡市大坝镇青龙公司;宁夏银川市金凤工业园区金地来公司。
1.2
建设内容、规模和方案
1.2.1
研发与成果转化用房及配套设施建设
在“宁夏节水灌溉与水资源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现有实验用房3020 平方米的基础上,两年内调剂新增500平方米的研发与成果转化用房;宁夏青龙公司为“工程中心”提供800平方米的成果转化用房及配套设施,宁夏金地来公司为“工程中心”提供1600平方米的成果转化用房及配套设施。
1.2.2
仪器设备购买、安装与调试
在现有仪器设备的基础上,两年内分两批次购买693万元仪器设备,并在3200威尼斯vip安装调试,供研究和对外提供技术服务使用。
1.2.3
示范与推广基地建设
在3200威尼斯vip建设10亩的节水灌溉设备示范基地,展示节水灌溉示范效果;在本中心技术人员主持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西北干旱地区压砂地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7BAQ0005500)”基地内,建设2000亩节水灌溉技术示范区,推广10000亩。
1.2.4
节水灌溉中试车间建设、设备安装与调试
在3200威尼斯vip北校区建设500平方米的软体水囊水肥一体机、含氟水净化处理器等节水灌溉设备中试车间,在宁夏青龙公司建设800平方米的节水灌溉管道中试车间,在宁夏金地来公司建设1600平方米的全塑水肥一体机中试车间。目前青龙公司和金地来公司中试生产设备已全部安装并完成调试工作,已正式投入中试生产。
1.2
.5 加大成果转化力度
采取多学科交叉研究,试验、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室内试验、小区试验、示范与推广相结合,引进、试制、检测、生产与示范相结合,技术人员和行政人员相结合的技术路线,重点加大压砂地持续利用、设施园艺、盐碱地治理三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成果转化。
2.技术设备、工程方案及其合理性
2.1
技术设备
近年来,3200威尼斯vip为本中心提供了一些大型仪器。同时,通过财政部专项和日本协力银行贷款为本中心订购了一些科学研究仪器,为本中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研究设备,为本中心产品中试提供了便利条件。
2.2
工程方案及其合理性
本中心将有计划有步骤地订购添置先进科研分析设备和中试生产设备,不断满足中心需求。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现有人力和物力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本中心还将依托两个公司,在不增加大量投入的情况下,实现科研、中试、生产一条龙服务。本中心目前工程化项目--压砂地持续利用和设施园艺两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工程方案合理。
3.建设周期与进度
根据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宁夏社会经济实力,立足于3200威尼斯vip现有资源,首先在3200威尼斯vip内部进行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与创新,建立健全本中心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管理体制,搞活运行机制。按照本中心发展要求,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的投入,使硬件建设能够满足本中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计划用2年时间完成本中心各项建设任务,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3.12009.1~2009.12按照教育部工程中心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完善中心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工作规划中的具体内容,特别是以人才队伍建设、资金筹措等为工作重点。进一步落实资金,完成大型仪器设备的采购、安装与调试,特别是中试厂的设备订购、安装和调试,生产出节水设备1万套。同时要完成部分基地建设,并订购一些急需的仪器设备,保障科研课题的顺利开展。
基地示范:建立10亩西瓜育苗基地及配套设施、50亩红枣育苗基地,5亩以同心圆枣为主的采穗圃。筛选品种2个,研制压砂地水肥一体机、砂土分离机样机2个。集成示范膜下滴灌和膜下小管出流有限补灌0.2万亩,机械补灌0.4万亩,轮作倒茬作物种植0.1万亩,西瓜甜瓜新品种0.1万亩、同心圆枣新品系0.1万亩,完成各项示范内容,推广成熟关键技术10万亩。申请专利2~3项,发表学术论文10~15篇,培养博士生1人,硕士生3人,本科生10人,培训农民技术骨干2000人。
3.22010.1~2010.12 逐步完善硬件建设,优化科研队伍,力争所开展的科研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获得阶段性成果,完成近期目标。
集成示范膜下滴灌和膜下小管出流有限补灌0.3万亩,水肥一体机补灌0.1万亩,轮作倒茬种植0.1万亩,西瓜甜瓜新品种0.1万亩,同心圆枣新品系0.2万亩,推广成熟关键技术10万亩。申请标准1~2个,制定规程2~3个,申请专利2~3项,发表学术论文8~10篇,培养博士生1人,硕士生5人,本科生15人,培训农民技术骨干3000人。
4.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方案
在人才培养方面,作为3200威尼斯vip的一个研发中心,为有关学科的本科教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培养提供实习场地,并通过吸收校内外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中心科研任务、生产任务和技术推广任务,提高学生生产实践能力。培养水利工科博士12名;培养水利、土木工科硕士60名;培养水利、土木、交通工科本科生840名。此外,中心还将承担区内外节水灌溉的培训工作,2009年冬季培训相关人员1000人,2010年进一步培训相关人员1000人。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在稳定现有科研队伍的同时,为使研究水平持续提高,按照“3200威尼斯vip稳才引才工程三年规划及其“补充通知”的规定,利用“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经费,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引进杰出人才,稳定现有人才,培养后续人才。引进和培养2~3名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3~5名在国内有影响的中青年学术骨干,积极引进重点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使三个研究方向有10-15名学术带头人和5-10名学术骨干,形成科学研究和教学的学科梯队,使硕士学位以上人员比例达到100%,博士以上学历达到80%,形成一支20人以上的相对稳定、团结协作和结构更加合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配备专门的研究室与工作设备;设立优秀教学科研人员奖励基金。
六、项目总投资、投资构成与资金筹措
略
七、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价、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等
略
八、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略
九、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十三、有关附件